航運股漲翻天背後千奇百怪的”附加費”
航運股股票最近漲勢凌厲,單以陽明海運
在去年8月份的股價由8.5元到現在幾乎漲了三倍!沒有上車的人莫不捶胸頓足身恨自己腿短,不要說是一般的股民,就是公司的主管階層也不敢相信也被天上突如其來的”餡餅雨”弄得手足無措.
船公司是一種國際性的行業,”聯盟”更是威力強大,而推動股價狂飆背後的重要推手就是隨時可以按市場供需間的落差任意增收”附加費”.不信你看看:
• Fuel surcharge
• Winter surcharge
• Signature-on-delivery surcharge
• Insurance surcharges
• Residential surcharge
• Peak season surcharge
而壓倒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的則是所謂的” equipment imbalance surcharge”(空櫃不足附加費”,由於疫情的影響貨櫃由輸出國(亞洲)運出之後,因為輸入國(歐美)的封港,封城,封國所以該卸的櫃子無法照原定行程卸下形成堵港,堵櫃通通堵塞在卸貨港回不來,形成輸出國有貨無櫃,這時就有些外國的天才想出這個equipment imbalance surcharge工具不平衡附加費,空櫃越不足,就越往上加,從而招來莫名其妙的”餡餅雨”,一時之間錢多得數不完,裝不下,下一步呢?有人想到過:Pocket broken surcharge PBS(口袋撐破附加費)嗎?口袋也是航商的裝備之一,不是嗎?
繼中國,美國的監理機關對航商猛爆型運費上漲的市場開始”關切”,請航商們去喝咖啡之後,歐洲的托運人也開始提請歐盟對這種現象應該表態.
在最近發給歐盟委員會競爭局的一封聯合信中,托運人和貨運代理組織概述了由於亞洲飛漲的運輸而採取的運輸方式。信中說,歐洲的小型企業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但是許多大型公司(包括零售,時裝,汽車,化妝品和IT企業)同樣感受到承運人做法的不利後果。
協會提到違反了現有合同,為接受預訂製定了不合理的條件以及單方面設定的價格遠高於合同中商定的價格。
他們援引全球貨櫃短缺的另一個後果是,由於航商急於將空運到中國,這損害了歐洲企業,因此歐洲缺乏空櫃。,“同時,由於歐洲的空櫃普遍短缺,這導致了多米諾骨牌效應。”
呼籲管呼籲,聯合國不也聲嘶力竭的”呼籲”各國開放工作滿期的船員順利回家,完成全球性”船員換班”的人道關懷,接果呢?40萬船員被卡在船上過聖誕,過年.
據航運市場分析師表示:2021年第一季的貨櫃船營運情況看來,航運股還會漲,就像重載船的衝量一樣,大船煞車不是在短距離內煞得住的!